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品牌打造:多举措推进
民族文化枝叶茂,融合创新绽华彩——我省多举措推进民族文化传承精心打造民族文化品牌
“舞龙嘘花、侗族大歌、苗家银饰……贵州民族文化真是太多了,怎么都看不够、看不完。”2024年春节期间,广东游客冯菲和家人选择到贵州旅游过年,他们整个假期都沉浸在黔东南的民族文化中,乐不思归。
贵州有“文化千岛”的美誉,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18个世居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呈现出各种服饰争奇斗艳,不同建筑巧夺天工,种类繁多的民族音乐在山涧交响,1400余个传统节日形成了从正月到腊月都有节庆的文化盛况。
苗族的刺绣蜡染、手工艺品,侗族的木构建筑和侗歌传统,布依族的酿造工艺和音乐艺术,土家族的舞蹈和山歌,水族的水书、马尾绣和端节,彝族的节庆和太阳历,瑶族的绣花工艺等,构成了风情与风俗相融、风物与风尚交错的绚丽画面。
黔东南苗年、侗年、姊妹节、鼓藏节等民俗节庆吸引国内外游客相约奔赴;黔南写有水族文字的帷幔在风中飘扬,被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的水族马尾绣惊艳亮相;毕节火把节传递着彝家人的火热与激情;黔西南“八音坐唱”的布依之音等让人体验布依族文化的浓郁风情。蜡染、刺绣、银饰等非遗制作技艺更是穿梭古今,熠熠生辉。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贵州有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3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9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28项1025处、市(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000余项,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00余项。
我省高度重视对非遗保护和传承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在全国率先开展相关立法。自2012年以来,相继出台《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贵州省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条例》《贵州省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促进条例》等多部地方性法规。
在推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中,贵州非遗数字化记录工作走在前列,涌现的优秀成果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通过采取整体保护、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措施,贵州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双创传承促发展
文旅融合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手段。春节期间,晴隆阿妹戚托小镇迎来不少游客,在晴隆出生长大的布依族女子李利制作的传统布依服饰、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手工包等民族旅游商品,被不少游客买走。
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水书研究院副院长潘朝霖毕生从事水书研究和传播。从2005年起走村串寨调查水书,找水书先生解读古籍文本,自筹资金搜集水书文献1000多册,出版《中国水族文化研究》等20余部专著,发表相关论文百余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村BA”“村超”在民族文化的加持下火爆出圈,这里既是体育赛场又是文化现场,体育与文化和谐共融,让各族群众共享文体盛事,还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与此同时,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发展,2023年,贵州提出要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工程”中指出,重点要充分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省。强化对苗绣蜡染、侗族大歌、布依族“八音坐唱”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把本土非遗和全国非遗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时尚结合起来,开发设计高质量文创产品,精心打造贵州民族文化品牌。
唱响世界秀风采
近年来,贵州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频频,将贵州民族特色和文化自信展示得淋漓尽致。
2月24日晚,法国青年代表团抵达贵州。25日一早,法国青年代表团便踏上榕江“村超”之旅,他们走进大利侗寨体验侗族文化“踩歌堂”,当侗族大歌与法语歌曲在鼓楼交织,形成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绽放中法友谊之花。
曾丽没在贵阳过年,而是在纽约忙着“指尖上的敬畏——苗绣艺术美国行”苗绣主题展览活动。作为中国贵州苗疆故事民族服饰博物馆创始人、苗绣推广大使,从2月1日起,曾丽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奥兰治县艺术中心,用她从贵州带去的数十件苗绣珍品,展示中国贵州民族文化的诱人“魅力”。该活动从9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后续的苗绣与庄园私享会、非遗专题研学与考察等,围绕关键词“国际文化交流”展开,苗绣在其中扮演着“走出去”的重要角色。
由贵州省政府主办的《中国苗·艺术展》在意大利米兰开展,上百件贵州苗绣珍品亮相时尚之都,繁复精美的纹样图案、细腻绣制的手工工艺,展现了贵州苗绣源远流长的艺术风采,成为2024春夏米兰时装周的焦点。国际时尚界人士对贵州这一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苗绣的技艺之珍和品相之美赞叹不已。
网站声明:本文“贵州民族文化传承与品牌打造:多举措推进”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阅读
-
买菜自带环保袋 骑单车去上班......绿色消费成生活新风尚详细阅读
周一下午1点半,北京朝阳区居民谢晓丽再次出现在楼下的咖啡厅,她习惯自带保温杯装美式咖啡带回办公室,以保持咖啡温度和践行低碳环保。 践行简约绿色低碳生活,谢晓丽......
-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这一次怎么防?详细阅读
21日12时起,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22日下午,河南省气象台和郑州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 河南最强降雨时段预计为22日中午到2......
-
营地不足、停车难、缺乏规范,房车游并非说走就走,营地没了详细阅读
房车游并非“说走就走”,推动其可持续发展需多措并举,包括培育消费观念、完善基础设施等。 北京车友于立堂历时48天、行驶9800公里完成了房车旅行。近年来,越来......
-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破解大城市停车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详细阅读
近年来,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完善相关政策。全国政协委员郭继孚表示,目前全国城市车位比严重倒挂,平均两辆车争抢一个车位。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
-
扩内需成热词 2022年哪些领域能享红利?详细阅读
市场潜力随着民族自信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偏好上升,为中高端国内消费品牌创造了空间。新品牌崛起是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渠道。 绿色消费未来,尽管政策补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