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东汉铜车马历史之旅:中国日报关注
3月5日,中国日报旗舰版、香港版16版,国际版14版头条配图刊发《Bronze chariots take visitors on epic historical ride(贵州:东汉铜车马带你踏上史诗般的历史之旅)》,报道贵州省博物馆推出的《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正在贵阳精彩呈现。展览中的焦点文物是一辆来自东汉时期的铜车马,其做工精湛,展现了夜郎国军队的精良装备和组织。
这辆东汉铜车马是辎车,长1.12米,高0.88米。在古代,它被用于货物运输或供人休息。
据贵州省博物馆讲解员何娇娇介绍,铜车马由青铜制成,工艺精湛,展现了夜郎国军队的精确装备和组织。整件文物由马与车两部分组成,所用构件多达200个以上。
“马的部分由头、尾、颈、足、躯、耳等11段装配,姿态昂首翘尾,三足站立,一足腾空,昂首欲奔;车的部分由驾马、轮与轴、车箱与篷盖三部分组成。车棚卷曲成U形,车后装饰着镂空的花板,车厢上不仅有席纹,还有云纹。”何娇娇补充说道。
专家表示,这辆铜马车是同类中保存最完整的战车之一,对研究东汉时期运输、青铜铸造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山水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以时间为线索,首次系统地展示了30万年间的贵州通史。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说:“这是一个历时三年精心打造的重磅展览。”展览面积达6000平方米,展线长约两公里,展出各类文物3500多件/套,其中约80%的文物为首次亮相。
东汉辎车旁摆放着一辆同时期的轺车,于1987年从贵州兴仁出土。整体由青铜铸造,并使用多种工艺组装,如镶嵌和子母扣衔接等。
李飞表示,“两驾马车”原件的首次联袂展出,让观众们一睹汉代贵州地域造型不同、功能各异的铜车马风采,全景式展现汉代贵州车马交通的繁盛景象。
此外,还有永元十六年青釉硬陶罐、播州杨氏金凤冠、鹭鸟纹蜡染衣裙等珍贵文物展出。
青釉硬陶罐形四耳,表面施釉,小口,上刻铭文,表明它是在东汉永元十六年正月廿五制作而成。这是在贵州发现的第一个有铭文的文物。
贵州省博物馆馆长李飞表示,此次展陈多次邀请知名历史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领域专家召开专家咨询会、论证会,大纲经多次修改完善,明确展览定位、展览结构和叙事方式,不断创新展览叙事,提炼文化内涵。
在展现形式上,利用场景还原、雕塑、沙盘、多媒体互动、图文展板、3D打印等多种展示手段与展品实物相结合,给观众极大的历史代入感及沉浸式体验,帮助他们了解贵州最新考古成就。
资深历史学家范同寿参与了展陈大纲的撰稿工作。展陈设计大纲几易其稿,反复打磨,最后才使得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展览全面而又生动,不仅反映贵州历史背景,同时也突出其文化本质。
贵州省文史馆原馆长顾久表示,这次展览标志着“贵州文化建设向前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展览已经实现了为初来者提供贵州的鸟瞰,重来者则对贵州感受愈加深刻的目标。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雍政表示,展览生动呈现了贵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大历史事件。他表示,希望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特别是广大博物馆事业从业人员,不断提升展览展陈、研究阐释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前往观展的初中生张爱檬对两辆铜车马遥遥相望的场景印象深刻。她说:“这种展览方式非常特别,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两辆铜车马在同一环境中对视。如果能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并追溯那个时代的记忆,仿佛也能看到那个时代的影子。”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蒙爱军表示,该展览具有重要的教育目的。他建议组织多学科研究机构和专家群体联合协作,对各地考古遗址中有关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制和历史脉络,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大势进行系统性阐释。
网站声明:本文“贵州东汉铜车马历史之旅:中国日报关注”资源信息来自互联网,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阅读
-
买菜自带环保袋 骑单车去上班......绿色消费成生活新风尚详细阅读
周一下午1点半,北京朝阳区居民谢晓丽再次出现在楼下的咖啡厅,她习惯自带保温杯装美式咖啡带回办公室,以保持咖啡温度和践行低碳环保。 践行简约绿色低碳生活,谢晓丽......
-
新一轮强降雨来袭 这一次怎么防?详细阅读
21日12时起,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22日下午,河南省气象台和郑州市气象台相继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 河南最强降雨时段预计为22日中午到2......
-
营地不足、停车难、缺乏规范,房车游并非说走就走,营地没了详细阅读
房车游并非“说走就走”,推动其可持续发展需多措并举,包括培育消费观念、完善基础设施等。 北京车友于立堂历时48天、行驶9800公里完成了房车旅行。近年来,越来......
-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破解大城市停车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详细阅读
近年来,大城市停车问题日益突出,亟需完善相关政策。全国政协委员郭继孚表示,目前全国城市车位比严重倒挂,平均两辆车争抢一个车位。2020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
-
扩内需成热词 2022年哪些领域能享红利?详细阅读
市场潜力随着民族自信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偏好上升,为中高端国内消费品牌创造了空间。新品牌崛起是获得超额利润的重要渠道。 绿色消费未来,尽管政策补贴下降......